曾奔驰在个碧石铁路线上的寸轨列车。(历史照片)
 
    个碧石铁路不属于滇越铁路,但却是滇越铁路催生出来的中国第一条、也是唯一的一条民营铁路,并与滇越铁路有着千丝成缕的联系。
    在滇越铁路通车之前,火车被视为洪水猛兽。法国人修滇越铁路时,原计划要经过蒙自城,但遭到全县士绅的联合抵制,怕火车鸣叫惊扰祖宗坟墓,又怕占用田地,夺去物产,结果铁路不得不绕道碧色寨北上。原先还计划铁路从蒙自出来后,经建水、通海、玉溪、昆阳、呈贡等物产丰富、人口稠密的县份后抵达昆明,现在看来,这是一条科学、合理的线路,但在当时同样遭到当地乡绅民众的极力反对,滇越铁路再次不得不沿着难觅人烟的南盘江溯流而上。
    但是,滇越铁路通车后,以云南高原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及庞大的运输能力,给当地乡绅、村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对他们小农经济的意识产生了强烈冲击,彻底改变了他们对铁路的看法。在滇越铁路通车后,法国政府还想修筑从碧色寨至个旧、建水,开远至弥勒,宜良至曲靖等7条支线,此时,个旧锡业的大小矿主和当地乡绅已经认识到修筑铁路的巨大好处和前途,多次联名上书云南都督蔡锷,请求自修铁路。原先坚决反对修铁路的蒙自士绅,此时又坚决要求碧色寨至个旧的铁路一定要绕道蒙自城,个旧绅商不允,因为如此就要多绕31公里的一个大圈子,双方争执不下,以致延误工期一年。最后,经省政府出面调解,由蒙自县绅商追加40万股金,绕道蒙自。后来,建水和石屏县的绅商又出资要求将铁路延展到建水、石屏。因为铁路修筑资金全由民间集资,所以成立了"云南民营个碧石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此条铁路与滇越铁路在碧色寨车站接轨,故被称为"个碧石铁路"。
    滇越铁路的轨距为1米,比现在国内通行的标准轨窄43.5厘米,因而故称“米轨铁路”。个碧石铁路要修多宽的轨,又成为绅商们争论的焦点。有人力主修轨距仅0.6米宽的"寸轨",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不让滇越铁路的机车能驶入我们的轨道,国家资源不能让外国人染指,要维护好路权;二是修筑费用可比修米轨便宜40%。此种意见占了上风。1915年,个碧石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至1936年才全线竣工通车,全长177公里的铁路修了21年5个月,其中艰辛不言而喻。
  个碧石铁路设计时速25公里,但实际运行速度只有10来公里,比骑马快不了多少,鸡街到个旧31公里的路程,要走3至4小时方能到达。当火车要钻7号隧道时,因速度慢、煤烟呛,顽皮大胆的小青年竟跳下火车,从小路翻过山箐,再跳上钻洞出来的火车,居然为时不晚,却气得列车乘务员大呼小叫,以示警告。寸轨机车的制动只对火车头起作用,因此每趟车都必须有3至4名司轫员。司轫员根据机车的汽笛长短声,在车厢顶上跑来跑去,对车厢进行手控紧闸减速或松闸恢复速度。这是一项特殊、惊险、刺激的工作,在当地小孩的心目中,司轫员与飞檐走壁的侠客基本上是同义词。
    个碧石铁路的第一段工程--碧色寨至个旧,于1921年竣工通车后,人们很快便发现0.6米宽的寸轨根本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速度慢,运输能力又小。因此,接受了工程师萨福钧的建议,鸡街至建水、石屏段,虽线路仍按0.6米轨距铺设,但路基、桥梁、隧道等均按米轨标准设计,为将来接管滇越铁路做准备。这一建议可谓远见卓识,1970年,铁道部对鸡街至石屏的寸轨铁路进行扩轨改造,当年便改扩为米轨,与滇越铁路接轨。而鸡街至个旧段因先天不足,未能改造,于1990年停运,寸轨"小火车"就此告别了历史的舞台。
    记者来到鸡街车站时,看到鸡街至石屏的米轨线路上,列车仍欢快地在红土地上奔跑着,而鸡街至个旧的寸轨铁路,已静静地横卧在草丛中,躺在深山沟壑间,人们再也听不到"小火车"的汽笛声了。但是,人们不应该忘记个碧石铁路,它是全国最小的铁路,是全国建筑时间最长的铁路,也是全国列车运行速度最慢的铁路,更重要的是,它是全国唯一的民营铁路,在法国殖民主义挤压中国的时候,它树立起了独立自主、自强自力的民族精神典范,在云南近代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 马永鸿、屈明光)

责任编辑: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