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按照1937年比价,中国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无数抗日志士,为之作出了巨大贡献。

    日前,云南奇林厓实业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刘一平,获悉居住在红河州蒙自市天马路星光老年公寓的95岁抗战老兵王炳秋,倍受便秘煎熬,专程为之送去了一些天然奇林厓野生蜂蜜。刘一平说:“我们今天的甜蜜,是无数前辈打拼和捍卫的,我希望能为之尽一片孝心。”

    1923年,王炳秋出生于北京一书香门第之家。初中进入美国教会学校念书,极具语言天赋的王炳秋熟练地掌握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并在之后苦学了德、法、俄、日等多国语言。1941年考入交通大学修土木工程专业。1944年,21岁的王炳秋为保家卫国投笔从戎,因为英语成绩优异,应招到昆明的美国第十四陆军航空队(前身为“飞虎队” )当翻译官。曾带领他人翻山越岭寻找到从驼峰航线执行任务返航失事的美军战机飞行员遗体。

    而刘一平决定为抗战老兵敬赠奇林厓野生蜂蜜,还因为2018年春节前,自己研发的野生蜂蜜竟成救母良方……

奇林厓野生蜂蜜竟成救母良方

    2018年春节前3天,刘一平从个旧当地的医院接回了病愈康复的母亲。

    母亲大病康复,一家人终究可以过一个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新春佳节。

    可这对于半个月前的刘一平来说,根本不敢想。

    现年81岁高龄的刘一平老母亲,2018年春节前突发腹部胀痛。送进医院不久,因为剧烈腹痛、恶性心律失常,进了重症监护室。从考虑胰腺炎,到病症日趋复杂,打了止疼针都无法镇痛,医生建议转院上昆明,让百事孝为先的刘一平,几乎也肝肠寸断。

    无奈,刘一平把老母亲又转了一家医院。完善检查后,初步诊断是小肠梗阻,但不能明确是机械性肠梗阻还是麻痹性肠梗阻,之前灌肠无济于事,后来因为恶性心律失常,又不具备手术条件。再往后的几天里,病人自己感觉生命进入倒计时。此刻,有朋友建议中西医结合,试试用野生蜂蜜“润肠通便”。而此刻,刘一平的母亲,因为肠梗阻返流、呕吐,腹部剧痛,已经半个多月。

    刘一平眼睛一亮:“我生产加工的蜂蜜,就是天然野生蜂蜜呢。”于是,刘一平带来了自己调和好的“奇林厓”蜂蜜,亲自用针管吸入,沿着医生之前放好的鼻空肠营养管,将野生蜂蜜推入到老母亲体内。

    从深夜11点到凌晨2点,奇迹终于发生:老太太终于排泄了。到天亮时分,排泄了20多次。

    随后,老太太的神态也慢慢好转。春节前,出院回家过年!

    此后,有好几位朋友聊到家的老人便秘,苦不堪言,刘一平便将“奇林厓”野生蜂蜜送过去,发现“润肠通便”效果明显,刘一平总结:“这或许是孝能感天”。

富含钾镁钙硒维生素 B2 等微量元素

    为什么发展野生蜂蜜,刘一平说:“因为红河州具有全中国少有的‘立体森林’特点,是中国重要的生物物种资源基因库,拥有珍稀保护树种桫椤、树蕨、金花茶、擎天树、水松、秃杉、毛坡垒、鹅掌楸、董棕等116种,同时生长有灯盏花、大黄藤、黄连、青叶胆、板蓝根、草果、砂仁、杜仲、肉桂、薯蓣、露水草、重楼等名贵药材。这样的蜜,得天独厚,与众不同。”

    经常行走在山区丛林考察、了解生态蜂放养的刘一平,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蜂蜜食药同源,而红河州地处生物多种样性的环境,那么奇林厓蜂蜜产品的成分含量又有什么不同呢?

    他决定给“奇林厓”牌蜂蜜产品来一次全面的“体检”。

    2018年5月29日,刘一平委托第三方——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的检验报告出来了。刘一平初看报告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再看,检验报告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奇林厓”野生蜂蜜经检测,其中富含钾、镁、钙、硒、维生素 B2 等微量元素。

    这时,他的脸上乐开了花!

    据相关资料显示: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硒具有解毒、排毒、防治肝病、保护肝脏、降低致癌因子的诱变性、选择性抑制癌细胞等作用,从食疗上注意补硒对防癌、抗癌有益。而适当提高钾摄入量,并控制盐和钠,可以降低21%中风的风险,也可以降低心脏疾病的发生率。

    2018年6月24日,在位于红河州个旧市的云南奇林厓实业有限公司蜂蜜成品包装间,迎来了到红河州考察蜂蜜的“国”字号蜂蜜专家贾金龙,他端详着结晶均匀的“奇林厓”蜂蜜,发出了由衷的赞许,认为奇林厓野生蜂蜜可以达到世界品质蜂蜜的质量标准。

希望大家生活都如蜜甜美

    6月28日,个旧市山区乡镇保和,总算盼到了一个睛好天气。

    岩子脚村小组现年50岁的卢云郎大哥的心情和天气一样好。他是刘一平的“订单户”。

    他出门了,他要去巡山,绿树环抱的大山里藏着他的宝贝——80多个野生蜜蜂的蜂箱,他要去看看,那些世界上最勤劳的小“精灵”们是否安好,是否产出了黄灿灿的蜜巢?

    在这里,野生蜜蜂的养殖太简单不过,只要是当阳,只要是风雨淋不到的那些树脚下,石岩间,安放上一个简易的蜂箱,就会有在山间花丛忙碌的蜜蜂进来安家落户,给主人生产最宝贵的蜂蜜。

    这期间,主人有空时,会到山里转转望望,别的什么也不干,只等着蜜巢封口成熟,就去采收蜜巢。

    今年,卢云郎又遇到好运气,他所有90多个蜂箱的蜜蜂绝大部分都回来“报到”了,空箱率不到10%。到目前为止,他家采了两次蜜,计划入秋后还能采一次,拔指一算,今年的蜂蜜收入不低于3万元。

    卢云郎说,过去他是采矿的,矿山采空后,他转行种梨树,种了梨又卖不到好价钱,4年前,他选择了养野生蜜蜂。结果,越来越稳当,效益越来越好。还带动了3户村民学着他养蜂,一家养60来箱,这个起点是很高的。“蜂蜜成熟了,打个电话,刘一平公司的汽车就开到山脚来运蜜了。”卢云郎说,销路根本不愁。

    小到红河岸边的个旧辖区热带雨林,大到屏边大围山,绿春黄莲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刘一平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把这些地方都变成了“奇林厓”品牌蜂蜜的蜜源地,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刘一平说:“他们都是我的父老乡亲,我希望大家的生活都如蜜甜美。”

    刘一平表示:“现在老年性便秘、肠梗阻比较多,如果有关医院或者中医保健需要品质优良的野生蜂蜜,我愿意无偿捐助一批。”   

通讯员 普文剑 峻峰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