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的刘一平,为了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2018年春毅然到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的大山上,开辟了“奇林厓”野蚕豆根(化血丹)生态科技种植基地,而今,在野生环境中人工种植的野蚕豆根,开出了金色的花朵,预示着种子从2018年9月可以预定,11月至12月即可上市。

    刘一平,个旧卡房大黑山人,云南奇林厓实业有限公司的创办人。该公司集生物资源产品研发销、电子商务、文化传播、体育设施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集团公司,拥有6个品牌21类别的注册商标,2017年12月,被认定为云南省科技中小型企业。主要产品是生物药材、天然蜂蜜产品等。形成了特色产品、主导产品的O2O商业销售模式,即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偶然的机会,刘一平发现,有一种植物倍受人们青睐,它就是《云南红河中草药手册》记载的野蚕豆根,也叫化血丹、野蚕豆灵芝草、大花胡麻草、小红药、山毛蚕豆根、金猫头等等,然而,大都属于野生,人工种植技术条件和生态环境较为苛刻。中医药方子记载,野蚕豆根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主治咯血;咳血;吐血;妇女闭经;内伤瘀血;中老年人风湿痹痛;筋骨痛;脑血栓;脑溢血;酒精肝,肝硬化前期等等。甚至,很多专家经过观察研究,发现其在抗心肌缺血和抗凝血等心血管相关方面均表现出了一定的药理活性,值得对野蚕豆根在心血管方面的药效机制和临床应用作进一步的研究开发。然而,野生的野蚕豆根产量稀少,人工栽种缺乏成熟的技术,但是刘一平深信功夫不负有心人,为了发展这一生物药材,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刘一平于2018年春,一头扎进了屏边县的大山深处。

    当年,在个旧卡房大黑山,刘一平将主供“子弟土豆片”的马铃薯,从最初的200亩变成后来20000亩,甚至是漫山遍野的致富梦想,也变成远销越南的“国际马铃薯”。让这座有高度的大黑山,有了风度,有了风骨,变成了一座气质独特的大黑山。2016年,王莲芬家30亩马铃薯纯收入4万多元,家里还添置了一台拖拉机。2017年,很多村民的马铃薯纯收入突破10万元,好日子一天比一天触手可及。

    刘一平看见了丰收的微笑,喜欢他们的微笑里洒满阳光。阳光里,有血汗的温度与咸涩,这是刘一平和乡亲们向贫困宣战的态度和形象,这种大黑山特有的气质,化做一种百折不挠的力量,注入刘一平们的脊梁,让他们习惯弯腰干活,挺胸做人。

    于是,大黑山变成了生态农场,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来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来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来了,生物药材专业合作社建起来了,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来了……

    刘一平就这样走着,一直往前。蓦然回首,他看见乡亲们劳动致富的梦想开花结果。所以,在乡亲们新的期待里,刘一平决定把三七、小白芨、重楼等生物药材引入大黑山。第一拨三七有了收成,就实现利润1000万元。

    为此,2009年,刘一平被评为个旧市“青年星火带头人”;2010年,荣获红河州“十佳农产品经纪人”; 2012年,被认定为云南省农村科技辅导员;2013年,评为“云南省百名拔尖农村乡土人才”;2014年,获“锡都青年五四奖章”;2015年,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16年,又被共青团云南省委评为“云南向上向善好青年”。

    2016年秋,刘一平的“奇林厓”纯野生蜂蜜批量上市,又拉动和推动红河州新兴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开发,并致力于打造成为云南红河旅游特产的领军品牌。刘一平说,蜜蜂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世界80%的显花植物需要昆虫授粉才能正常生长繁殖,而其中85%的植物依靠蜜蜂授粉,依靠蜜蜂授粉的显花植物的有17万种,蜜蜂授粉实现了遗传物质的转移,增加了种籽的数量和活力,有利于植物的繁育茂盛,保持了植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环境植被的修复。

    2018年春,刘一平又扎进国家级贫困县屏边的大山里,这次是在野生环境中,探索人工栽种野蚕豆根。而当地政府也组织科技人员对野蚕豆根、水石榴、白花蛇舌草、红花、白芨及板蓝根等6个中药材进行人工栽培试验,为下一步推广种植、寻求新的中药材开发路子打基础。苦心人,天不负,而今,刘一平的“奇林厓”野蚕豆根(化血丹)生态科技种植基地,开出一株株金色的花朵,可望结束野蚕豆根靠野生供应的历史,并实现长期有野蚕豆根和种子供应,以满足广大农户脱贫致富需求。 目前,刘一平正致力于把野蚕豆根种植技术编写成书,力争用3年时间,把野蚕豆种植技术,野蚕豆根推广向全省、全国。

记者 段杰 李伟华 报道

责任编辑: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