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什么是志气、骨气、底气?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争志气,历尽艰辛,矢志不移,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共产主义;壮骨气,敢于斗争,驱逐虎豹,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增底气,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锤炼出“纵有百万雄师,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以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本领。

历史表明,从跌入历史发展的低谷到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不断增强。面向新征程,只有充分激发新时代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进一步增强堂堂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豪迈。

强化教育激励和典型引领 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

一、强化教育激励,以此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

在浩如星河的中华文明和延绵不断的悠久历史里,教育励志的故事不胜枚举,“两弹一星”是很好的教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严峻的国际形势压力下,为了抵制核大国的讹诈与垄断,新中国决定开始发展两弹一星事业。那个年代,人民还面临着吃不饱饭的问题。但在1958年6月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陈毅元帅则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铿锵发言:“中国人就是把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北角的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短短两年后,中国研制的首颗氢弹也试爆成功。

有了“弹”,没有“枪”也不行,这“枪”就是导弹,陈赓大将曾经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钱学森:“中国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霸气回应:“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这就是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然而,志气、骨气、底气不会凭空产生,需要教育滋养。中国人要有中国“心”,必须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党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党的初心宗旨,学习党的重大理论成果,传承党的伟大精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就有这样一个教育励志的真实故事: 上个世纪50年代,困难时期,各省不断报来饿死人的坏消息使周恩来总理一连好些天没有舒展过眉头,而大西北导弹部队断粮饿死人的消息,更加锁紧了周总理的愁眉。周总理神色凝重地走进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厅,缓缓地从上衣兜里掏出几张纸,向在座的军队的高级将领们晃了晃,非常沉痛地说:“前几天,有一支导弹部队在驻地违反了群众纪律,打了老乡的沙枣树,毁坏了沙枣林,引起当地群众的不满,告到了省里。省委派工作组一调查,才发现部队早就断了粮,还饿死了人……”总理眼眶里噙着泪花。

不久,各大军区和军兵种援助战略导弹部队的粮食、干菜,装上了开往大西北的特殊军列上。装着周总理“化缘”来的粮食的列车,连夜在大西北的荒原上疾驶,岂料,在一个荒凉的小站上出事了。那天,火车停在一个小站上加水,忽然,几百名当地群众不分男女老幼蜂拥而来,疯狂抢粮,饿极了的群众甚至直接用手捧起生大米和白面,不停地往嘴里塞……押车官兵无力制止这些灾民,只好通过小站上的电话向部队领导请示报告。一位老八路出身的上校接过电话,先是一惊,继而举起重重的铁拳:“他娘的,敢抢军粮,快给我……”但是,他那坚硬的拳头始终没有擂下去,一边是断粮的士兵,一边是揭不开锅的人民群众,他陷入了无法选择的境地。紧接着,电话打给了周总理,这位泱泱大国的管家感叹:“老百姓也饿啊!”

然而,这件事迅速被当地政府知道了,他们火速赶到出事现场,向抢粮的群众说明,这车粮食,是运给大漠里那些为中国人制造“打狗棍”的科学家和解放军。于是,当地抢粮的群众又扛着粮食、干菜源源不断送回车站。押车的官兵们发现粮食非但没有减少,竟然还多了出来。一个女学生送回了抢走的大米,里面还多出了几张粮票和一封道歉信,信上说他们家里也饿死了人,但是他们把节省下的粮票全部送给解放军,就是全家人都饿死了也值得……

强化教育激励和典型引领 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

中国人,还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这就是我们的同胞,并肩站立为巍峨的长城。1973年6月27日,罗布泊碧空如洗,阳光灿烂,一颗氢弹于中午12时爆炸,一朵蘑菇云在膨胀、翻腾和不断上升。

时任飞行大队长的高树发,驾驶歼6战机,腾空而起,执行这次穿云取样的特殊任务。他的名字载入了史册《天惊——中国空军传奇》,他出生在个旧市大屯镇龙井村委会,个旧二中毕业后,从军报国,成“龙”上天,他的飞行生涯,成就了中国空军的一位特级飞行员、优秀师级指挥员。并且,他还是屈指可数的“1-4”飞行全才,也就是说,他同时具有飞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的资格。按规定,歼击机飞行员到45岁时就要停飞,他却被特批飞到了47岁。从河北、山西、北京到鸭绿江边,后来去了新疆,他的命运与罗布泊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与中国勒紧裤腰带研制“两弹一星”的壮举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众所周知,氢弹是中国一张不可战胜的底牌,亦称“热核武器”,氢弹爆炸时,作为引爆装置的原子弹首先爆炸,产生数千万度高温,促使核聚变释放出巨大能量,形成更猛烈的爆炸和蔚为壮观的蘑菇云。所以,飞行员驾机穿云取样,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焦点——飞机进入蘑菇云后,会不会被烧化?蘑菇云卷起的许多沙砾和石头,会不会损伤飞机?强烈的气浪,会不会折断飞机的翅膀?蘑菇云中的核污染和放射性物质,会不会损伤血肉之躯的飞行员?……这成为中国高尖端武器试验历程中一个扣人心弦的传奇之谜。而高树发,这条壮志凌云的“飞龙”,空中穿云,直面生与死的考验,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们国家穷,组织一次这样的试验不容易,应当多取点样品,完不成任务,绝不下飞机。”他驾机在1.1万米高空,一按按钮,打开加力,飞机冲向了翻卷的蘑菇云……

历史不会忘记所有穿越过蘑菇云取样的中国空军英雄:1964年10月16日,郭洪礼机组的5名勇士驾驶飞机,首次穿越了中国第一朵蘑菇云;1972年3月18日,氢弹又一次爆炸,陈富华驾机穿越了蘑菇云;1976年1月23日,原子弹爆炸,凤景泉与李国生同时穿越了蘑菇云;1976年9月26日,中国又进行了一次空爆核试验,高国民驾驶飞机在蘑菇云内飞行时间长达80秒,取回的样品满足各单位需要后还有剩余。高树发说:“由于任务的特殊性,有许多穿云取样的感人故事还沉默在历史深处。但是,那一朵朵升腾的蘑菇云,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强化教育激励和典型引领 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

二、强化典型引领,以此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

在彩云之南的红河大地,有很多中华民族的优秀模范人物,为我们远远不断提供了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的“精神食粮”。

出生于云南省个旧市卡房镇一户普通家庭的“农民院士”朱有勇,孩提时代就感受到饥饿的滋味,心里萌生了“丰衣足食”的梦想。从个旧二中毕业后,朱有勇在个旧七层楼商场的柜台当了一名售货员,后来发奋考上云南农业大学,又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最终,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荣获“时代楷模”称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等。几年前,朱有勇曾在全国两会期间的“代表通道”上,把自己指导老乡们种出的大个头土豆带到了人民大会堂。2022年10月,作为中共二十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站上“党代表通道”,他又向中外记者介绍了自己研究的新动向——“水稻上山”旱地种植。“我的终极梦想,就是让老百姓们更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有志气、有骨气的朱有勇,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有了底气!

在典型引领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些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对普通民众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作用十分关键。

在那个“子规夜半犹啼血”的年代,锡都个旧开展抗日救亡宣传而备受李公朴先生赞誉的《曙光日报》,成为滇南疏散和隐蔽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1940年初,党组织派《曙光日报》社党支部书记赵国徽,带领一批党员和进步青年,深入老厂矿区点燃抗日烽火。为争创外汇支援抗战,锡矿工人藐视日本飞机对个旧的一次次狂轰滥炸,加紧生产和源源不断出口了价值9.3万两黄金的大锡,为抗战胜利作出特殊贡献,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当“为了新中国”的战斗口号,响彻抗美援朝“立国之战”每一个永不失守的高地,除了那些敢于“向我开炮”、敢于用胸膛堵枪眼、敢于拉响爆破筒扑向敌群的惊天动地的志愿军英雄,还有当家做主、战天斗地的云南锡矿工人,响应党的号召,热火朝天开展“背抗美援朝塃”的劳动竞赛。1950至1952年,个旧锡产量从3962吨,飙升到5384吨、7649吨,成为中苏贸易的功勋产品,转化为喀秋莎大炮喷薄的火舌,以及血战苍穹的米格战机。之前,美国人还嘲笑“中国人连自行车都不能制造”,而抗美援朝,中华民族的志气、骨气、底气,爆发出坚不可摧、排山倒海的力量,让以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甚至让整个世界不得不为之惊叹:“中国人真的站起来了!”

就在百里锡山,从人背马驮、手锤打眼、土法采选到机械化生产、科学化发展,不仅见证和融入共和国的诞生、建设、改革开放到繁荣兴旺,也在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之路上,涌现出一批批“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锡山愚公”:他是用手锤打通并探获100万吨特大优质矿床的全国劳模、全国党代表李自林;他是困难时期把自己口粮节省给骡马吃而保障生产运输的全国党代表、中央候补委员彭贵和……还有大智大勇的后来者们,他们是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志忠,“云岭工匠”杨勇等先进模范人物。诚如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

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令人欣喜的是,当年,拍摄过本土电影《锡城的故事》,今天,我们又观看了新电影《“农民院士”朱有勇》等,通过深化典型引领教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激发一代代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汇聚起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强化教育激励和典型引领 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

 三、投身新时代伟大实践,以此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

沧桑几度路漫漫,风雨如磐水迢迢。步入新时代,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更牢固地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这就更加需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撑起新时代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要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四个自信”,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内在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尤其一个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往往以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为底色,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从苦难中铸就辉煌、自困苦中创造奇迹、在奋斗中收获成就,绘就了中国人志气、骨气、底气最浓厚的底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是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进一步凸显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大卫•查普曼,在一场讲座中,向近千名学生分享、解读中国神话故事,用激情的语调总结中国神话故事的内核:中华民族文化特征。他说:“我们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他们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这就是区别,他们用这样的故事告诫后代,与自然作斗争!”“面对末日洪水,我们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但中国人的神话里,他们的祖先战胜了洪水,看吧,仍然是斗争,与灾难作斗争!”……“每个国家都有太阳神的传说,纵览所有太阳神的神话你会发现,只有中国人的神话里有敢于挑战太阳神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太阳太热,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在中国的神话里,人们把他当做英雄来传颂,因为他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在另一个故事里,他们终于把太阳射下来了。中国人的祖先用这样的故事告诉后代:可以输,但不能屈服,这是他们至今屹立世界的原因。”      

这就是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中国人民的坚定信仰——勇于抗争,不怕输,更不会屈服!而今,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风华正茂的百年大党,正带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奋斗目标,也必将以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的更大的贡献,强盛中华民族、兴盛中华文明,撑起中华儿女堂堂正正做中国人的豪迈志气、铮铮骨气、厚实底气。(赵俊峰)

责任编辑: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