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个旧市大屯镇2岁男孩安安(化名)从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出院了。2019年4月21日,小男孩竟然误吞了一枚钢丝卡,并且随胃肠蠕动“跑”到了肠子里,内镜已经够不到,只能急诊开腹取出。

    该院消化科主任曹凤华、腹部外科负责人彭有军提醒,6月龄至6岁为消化道异物的高发年龄段,预防胜于急救,如果患儿吞入钉子、回行针、碎玻璃等尖锐的、带尖带钩的异物,很难象一般异物那样顺利排出,必须火速去医院检查处置。因为这些异物随时可能钩住或穿透消化道,造成严重的消化道损伤。

    曹凤华介绍,临床上儿童消化道异物非常多见,特别是婴幼儿,吞下的东西也是各种各样,层出不穷,有硬币、耳钉,纽扣电池、项链、发卡、甚至筷子,勺子等等,其中尖锐锋利以及体积大的异物,如果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引起黏膜糜烂、出血,严重者甚至发生穿孔,造成腹膜炎等,严重威胁着孩子的生命安全。所以,家长们应加强婴幼儿的看护。在教育儿童不能将硬币、电池、玩具等放在口内玩耍的同时,还有将这些小物件放在儿童够不到地方。对于小朋友玩耍的玩具,要定期检查有无破损,对于已经损坏的玩具及时处理,避免小零件掉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当然,万一误吞了异物,也不用慌乱,让孩子空腹,及早就医是上上之策。

    该院消化科内镜中心的杨晓东医师介绍,内镜可以取出物品包括,食管内异物,尖锐或针尖状、长度大于4cm或宽度大于2cm的异物,滞留于胃或十二指肠内、含有毒性的异物,钝形异物,两周后仍发现滞留于胃内或一周后仍发现滞留于十二指肠内的异物等等。另外,电池等具有腐蚀性,可腐蚀食管,若吞入电池必须在四小时内尽快取出。他提醒家长,前来就诊时最好带上和孩子吞进的物品一样的样本,以便医生手术时进行参考。这次个旧市大屯镇2岁小男孩误吞钢丝卡,家长就带来了一枚样本,卡子两侧尖锐,对孩子生命安全构成了明显威胁。

    据悉,消化道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急诊,自然排出、内镜处理和外科手术是消化道异物的3种主要处理方式。有数据表明,除了少数带钩、太大或太重的80%~90%的消化道异物可自行排出,10%~20%的病例需要内镜处理,仅有1%的病例需要外科手术。所以,消化道异物一旦被诊断,均应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处理,必须立刻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决定是否需要干预,是紧急处理还是择期处理。治疗方案的确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儿的年龄、临床情况,异物的大小、形状,摄入物体的类型、解剖位置,停滞时间,是否嵌顿等。

    医生提醒:当家长发现小孩将异物吞下以后,不宜自行设法使误吞的异物吐出来,因为催吐有时反而会使异物误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尤其儿童更易发生。误吞异物后试图用导泻药使之从肠道迅速排出的方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诸如钉子、回行针等带尖、带勾的异物、遇到肠管因药物作用快速蠕动时,很可能钩到肠壁上,甚至引起肠壁穿孔。

通讯员 赵俊峰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