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老街中越铁路大桥建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9月9日,迄今整整100年。 这座桥横跨南溪河,将河口与老街接连起来。桥长76米,宽4米,钢架结构,木板桥面,水泥桥墩3座。工程不算浩大,比起人字桥逊色得多;在全铁路线众多桥梁中,也只算一般罢了,但是那么多年来却吸引着人们的瞩目。尤其是河口对外开放,来观光旅游、洽谈生意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摄影师们,都要去看看这座桥的仪容,浏览南溪河两岸景色和异国风光。

十五大提出西部大开发以后,河口地区优势更为省内外人士青睐。2001年夏天,香港亚洲电视《西南开发之旅》摄制组和云南电视台《百年河口话沧桑》摄制组到河口拍摄外景,要我介绍有关大桥的历史,参与拍摄大桥现场采访镜头,指认中间的一座桥墩两次被毁后,尚存1903年建桥时砖块结构痕迹。此后,不少新闻媒体亦接踵而来,报导有关大桥的新闻。使到凡来河口的人,必须去看看这座大桥,不然将成为撼事。 的确,这座桥的两毁两建,反映了边城河口由繁荣走向衰落,由衰落走向繁盛的坎坷成长历程。桥在,则城镇繁盛;桥毁,则城镇衰落。不信,请看看他们的百年沧桑吧。 繁忙年代 河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兴起的集镇。有了桥,吸引了不少人到河口谋生,人口激增,店铺林立。河口老街边民交往频繁。边境贸易活跃。西方的经济、文化像洪水般通过这座桥涌进河口。洋油、洋沙、洋布和洋手工业产品由铁路涌进我省城乡市场的同时,也在河口集散,洋货塞满所有商号店铺。省内外各地的烟土、皮革、豆类及农副产品也纷纷汇聚河口,通过这座桥运出国外,大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肩挑小贩和沿街叫卖的,也通过这座桥,活跃于河口、老街市场上。早上六时,老街的法国脆皮面包,越南小卷筒、各类小吃的叫卖声,就出现在河口的大街小巷;继而大米、海盐、家禽、海鲜、也经小贩的手通过大桥进入河口各家各户。 有了桥,双方之间交往更加密切,文化交流也很活跃。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枪花炮,由河口民间组织,在谷柳红河边大沙滩举行。届时,数以百计的人群,簇拥着五彩缤纷的花炮牌位,吹吹打打通过大桥,将大桥挤得水泄不通。年年如此,双方边境管理人员从不干涉。每年老街举行的庙会,也由数十名男女青年,打扮得花枝招展,抬着亚婆庙的神位,和一大群信徒组成浩浩荡荡的游神队伍,通过大桥来河口关帝庙举行朝拜仪式。每年在河口举行的狮子拜会和提灯游行,都必须到老街、谷柳转一转,以示“普天同庆、边民共乐”。

有了桥,西方生活方式影响着各个领域。民国初期的河口就有了电报、电灯、无声电影;餐厅里有中餐亦有西餐,人们喜欢喝咖啡、吃脆皮面包。西装革履文明棍成为时兴的打扮。房屋结构式样,不是广式就是西式。现存列为文物保管的河口督办公暑遗迹;河口海关办公室;河口火车站仓库等,都是仿法式建造。小学校增设外语课,学习法文。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发行的纸币,成为河口市场的主要货币。西方意识形态的浸透和市场过于依赖老街,虽有“小香港”之称的河口,实则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纯消费城镇。 这座桥,还留下不少名人足迹。据清廷文序记载:1908年河口起义,组织人之一王明堂骑着高头大马,手捧革命军南军都督大印,由老街经过这座大桥进入河口;黄兴奉孙中山之命,由河内乘车到老街,经过这座桥到河口协助策划进军……

责任编辑: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