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1日,云南省红十字会调研组,在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宽寿带领下,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红十字医院调研,中共红河州委卫生健康工委书记、州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州卫生健康委主任王立强,红河州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邓洪彬,个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慧,个旧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杨进恒等领导陪同调研。当了解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红十字医院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曾荣获“抗震救灾优秀组织奖”、“全州红十字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云南省红十字会调研组对此表示赞许。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红十字医院院长杨连升,向各位领导汇报了工作。杨连升说:“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是红十字文化的核心,与中国文化根本精神一脉相承,从本质上说都是“向上向善的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概言之,就是尊重人的生命、维护人的尊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始建于1940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肺癌防治合作中心,云南省肿瘤临床医学中心红河州分中心,云南肿瘤综合治疗中心红河(个旧)基地,云南省职业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红河州分中心,红河州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红河州肿瘤影像诊断中心,红河州职业病治疗中心,红河州癌症中心,红河州肿瘤质量控制中心,红河州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红河州耳鼻咽喉科质量控制中心,红河州职业病质量控制中心。建院至今,始终追寻、保持、激发着这种“向上向善的力量”,不断惠泽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为此,曾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单位”、“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红河州工人先锋号”、“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医院”、“红河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张宽寿听取了杨连升汇报,对此表示赞许。
据悉,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建院至今,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人性化服务为宗旨,诚信办院,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自2006年1月26日冠名为红河州红十字医院以来,在州、市红十字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为红十字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红河州红十字医院冠名16年来,积极开展各类送温暖献爱心义诊活动277次,为3万余人次进行免费义诊咨询;共组织职工1420人次,无偿献血301200ml;积极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到社区、学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为受灾群众捐款捐物。每年按时缴纳会费,按要求开展“5·8”世界红十字纪念活动、艾滋病日、世界卫生日、爱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曾先后获得“抗震救灾优秀组织奖”、“全州红十字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99公益日网络筹款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受到了各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华夏大地,面对如此严重的疫情形势,该院先后派出两批援鄂医疗队,共20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三院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场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录下了不畏艰难、英勇抗疫的声音,这是三院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庄严宣誓和勇敢行动,是体现三院人护佑生命、大爱无疆崇高精神的庄严承诺。
2020年7月13日,红河州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成立,该院41名专业医护人员成为红河州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第一批队员,这是一支志在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救援队伍,随着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三大中心”创建成功,医院应急救援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红河州红十字医疗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杨连升说,实干托起梦想,奋斗成就未来,诚如一首七律诗云:“健步攀缘上碧峰,方知绝顶路岐通。一生如在九霄上,万景都归两目中。”要想真正“万景都归两目中”,就要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信念,就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概,更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脚踏实地、奋勇攀登。而今,全院干部职工保持锐意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按照“学科立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文化建院”的发展思路,牢记“精医、重德、团结、奉献”的院训,弘扬“人道 博爱 奉献”精神,全力以赴,不辱使命,风雨无阻向前进,以疫情防控和医院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健康中国战略的红河实践中,不断建功立业,续写崭新的篇章。
赵俊峰 孟现峰 王逸焘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