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主动服务和融入云南“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战略部署,突出绿色生态理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注重撬动绿色资源优势,推动绿色与发展同步联动,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从容稳健,边陲绿春正以崭新的姿态蜕变为一颗绿色耀眼的西南明珠。

重保护:“天然氧吧”更清新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体部分位于绿春县,面积达93万亩,有数十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被誉为西南边陲的“绿色大三角”,在青山绿水的交相映称下,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绿春县撬动绿色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

大美黄连山

在推动发展进程中,绿春县牢牢把握“绿色发展”主基调,强化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力度,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森林防火、借山造林工作,不断扩宽保护区森林覆盖面,延伸天然小气候的外延范围,为全州乃至全省气候调节、生态保护作出绿春贡献,让更多群众体验和享受绿色生态带来的天然“氧分”。2018年,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现新增造林面积达2万余亩,连续3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和卫星热点。

绿春县还以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抓手,在抓发展与抓保护中更加偏向以保护为主,加紧落实污染减排任务,加强重点河流流域环境整治,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固体废物大排查专项行动,推进“一水两污”设施建设,实施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对环保评审未批先建项目动真碰硬抓整治,着重打一场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环境保护攻坚战,持续减少影响绿春蓝天白云的“负面清单”,为绿色发展构建起坚强的保护支撑。

重绿韵:“绿色画卷”更舒展

绿春的神韵在于绿,精神在于绿。造绿增绿,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综合体,是绿春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头等大事。

绿春县撬动绿色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

悠悠李仙江

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是子孙后代最宝贵的“绿色银行”。绿春县持续加力打造水清山绿的生态环境,牢牢抓住林和草这个生态环境系统的最大命脉,加快“森林绿春”建设进度,把退耕还林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将植树增绿工作作为发展的“软实力”大力强化,全县森林面积节节升、节节高,仅2018年就完成完成退耕还林和森林抚育8万亩,进入绿春,呈现给众人的是满眼春、满眼绿的舒美画卷。目前,全县林地面积达382.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94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位居红河州首位。

水是生命之源、发展之源,绿春县抓牢抓实水资源保护,严格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河长制工作决策部署,扎实组织开展“河长清河行动”,加力推动红河哈尼梯田哈德片区湿地资源保护和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建设,实施泗南江县城段治理工程,着力推动绿春河更清、水更清,更加秀美宜居。2018年,全县清理河道垃圾20.54吨,清理河道长29.7km。

重特色:“绿色财富”更厚实

绿春最大的特色在于四季常绿、温暖如春,最大的优势在于绿色资源。绿春县以130余万亩绿色产业资源为支点,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充分撬动前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既使绿水青山靓起来,更让经济发展强起来。

绿春县撬动绿色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

胡椒产业

绿春县按照“围绕产业引企业”的工作思路,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一号桥片区),项目总投资1.6亿元,目前,已完成河道改线、治理及围堰等工程建设。以产业园区聚集效应为吸引,引进一批优质生物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半坡橡胶颗粒加工厂主体完工,县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谐管业塑料制品厂、圣茗精制茶加工厂开工建设,绿色产业的资源优势正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

绿春县始终坚持做大做强绿色产业,紧抓脱贫攻坚政策机遇,因地制宜出台茶叶、八角、橡胶等产业发展奖补政策,深化绿色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资金、政策、产业“三要素”,激发群众精细种植、科学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产业发展由粗放发展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彻底扭转绿春绿色产业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被动局面。2018年,全县累计发放产业奖补资金660余万元,完成茶叶、八角、橡胶等产业提质增效7.8万亩。

结合省委省政府“旅游强省”战略,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阿倮欧滨特色小镇入选财政部第四批示范项目并进入合作洽谈阶段,县城区特色风貌立面改造基本完成,全面启动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三期工程建设,积极向省级争取保护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50万元,“一部手机游云南”的绿春板块上线运营,绿春的整体魅力不断凸显,旅游市场活力进一步迸发。2018年,全县接待海外游客同比增长17%,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15%,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2%。

重共享:“生态效益”更普惠

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在于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绿春着眼于全县24万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积极探索绿色生态扶贫之路,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实在收益。

绿春县撬动绿色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

俯瞰绿春县城

生态扶贫开展以来,绿春县共选聘续聘生态护林员1333名,按不低于8000元/人/年支付劳务报酬,受益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333户。加强公益林资金兑补,全县国家、省级公益林补偿面积116.81万亩,涉及51个村委会和1个自然保护区,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7556户。完成阿倮欧滨森林公园二期工程“迁徙之路”建设,彻底改写了绿春主城区无休闲公园的历史,各族群众在绿色生态保护中真切感受到了生活品质的提升与改善。

今日之绿春,在绿色理念的引领下,高质量发展正大跨步,全面小康必将如期实现。

通讯员 普志康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