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城市的航标,具有穿越四季、温暖人心的力量。“文明”这一词汇不仅影响着锡都个旧的发展,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单位和个人。各行各业以百舸争流、勇立潮头的精神和气质,诠释着文明的时代内涵和要义。坐落在个旧市金湖东岸的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癌症中心,正是这浩浩洪流中的一波清流,一脉强音。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癌症中心,作为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窗口单位之一,担负着文明行为的践行者和创建活动参与者的多重角色。医院始建于1940年,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肺癌防治合作中心,云南肿瘤综合治疗中心红河(个旧)基地,红河州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红河州肿瘤质量控制中心,红河州肿瘤影像诊断中心,红河州职业病治疗中心。同时,是云南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专科联盟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专科联盟医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委员单位,红河州肿瘤专科联盟医院主体单位,云南省抗癌协会会员单位,中国-东盟国家医院合作联盟首批成员单位,云南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成员单位,云南省肿瘤临床医学中心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分中心。同时,也是大理大学、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医院;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实习医院;云南省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单位”、“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红河州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2018年9月19日至21日,云南省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组完成了对该院创建三级甲等肿瘤医院的现场评审。2019年1月16日至18日,云南省等级医院评审专家完成了对该院创建三级甲等肿瘤医院的追踪检查。
   近三年来,该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作为医院发展的动力,确立了“立足红河、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的红河州肿瘤医院品牌战略,以不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实现“红河州肿瘤医院”转型和争创三级甲等肿瘤医院为契机,紧紧围绕文明创建活动的要求与标准,切实开展“五好一满意”(医技水平好,医疗质量好,医德医风好,服务态度好,沟通能力好,人民群众满意)活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平安医院”创建活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健康扶贫攻坚行动、学雷锋志愿帮扶活动、巡回义诊及健康宣教活动、公益医疗救助行动等等,在职工中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规范及岗位建功活动,确立了“患者满意,职工幸福,政府放心,人民健康”的医院核心价值观,不断展现行业文明形象,引导各族人民自觉践行、模范遵守文明行为,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群众自觉的行为习惯,推动“五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让杏林春暖催开文明之花,为城市文明建设增添亮丽色彩,呈现出“道德之风处处涌动,善行义举层出不穷,志愿服务亮点纷呈,文明行为蔚然成风”的和谐盛景。
   2017年,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荣获红河州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知识竞赛团体组织奖、云南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工作先进单位、红河州突发中毒事件处置卫生应急技能竞赛一等奖,一批医院老职工为骨干的“荞麦花艺术团”也荣获“盛世华夏”云南省歌舞蹈乐大赛舞蹈金奖;2018年,医院又荣获个旧市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4月,荣获个旧市妇幼保健服务先进集体一等奖;2019年5月,荣获个旧市总工会“先进职工之家”称号……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彰显出更加深刻的时代文明内涵。
   2018年,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门诊人次与2017年同比增长8.25%;入院人次同比增长4.84%;出院人次同比增长3.85%;手术人次同比增长8.07%;2019上半年,门诊人次又同比增长14.6%;入院人次同比增长14.8%;出院人次同比增长16.4%;手术人次同比增长11.1%。云南省医院第三方社会满意度评价报告,该院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0.92%,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3.51%,出院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8.80%;医院职工总体满意度为92.05%。中央电视台12频道《道德观察》栏目、《健康报》等媒体,对该院大爱无疆救治恶性黑素瘤白化病少女、为住院肿瘤患者8年义务熬粥和无偿送粥等事迹,给予了浓墨重彩的宣传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接见的“感动中国扶贫奖”丁莲评价说:“真正的大医精诚,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明。他们已经用行动证明,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涓涓细流成浩瀚之海,集纳众志筑文明高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癌症中心的具体做法是:凝心聚力,夯实文明根基;文化为魂,树立文明新风;坚定信念,汲取文明精髓;志愿服务,引领文明风范;激活能量,彰显文明精神;天使之爱,传播文明薪火。
 凝心聚力 夯实文明根基
   干事创业的根本在于人,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基础也在于人。
近几年,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领导一直把医院文明创建的各项工作当作医院发展的头等大事,和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把红河州肿瘤医院转型、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创建,与打造红河州肿瘤医院新形象紧密结合起来,成立了以院党委书记、院长杨连升为组长、其他院党政班子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主任为组员的创建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安排专门人员从事创建具体工作。确定了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努力打造一流医院管理,一流医疗技术、一流医疗服务、一流就医环境、一流医院文化的总体创建目标,在全院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使得人人参与创建,形成齐抓共管好局面。
   乘此文明东风,医院立足红河,用体制和机制改革推进医联体建设;面向云南,主动融入和共建云南肿瘤防治新体系;辐射东南亚,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地缘优势,首批加入中国-东盟国家医院合作联盟;多措并举,增强“立足红河、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的内驱力。医院“转型•创等”与创建文明单位的“齐步走”,让广大医务工作迸发出无穷的活力、竞争力与创造力,例如,2018年6月20日,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年轻人刘坚,在云南省第一位获得美国睡眠技师资质。2018年8月,在云南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组织的超声影像人工智能人机大赛中,该院超声影像科年轻的主任陈彦林荣获一等奖;2019年春,该院青年专家邓修平,在云南省胸外科青年医师竞技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是地州级医院中唯一获奖者。医院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也激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在云南省公布的DRGS排名中,该院乳腺外科、甲状腺外科、胸外科等开展的手术例数,在云南省名利前茅,在红河州排名第一。
 
   墙内开花墙外香,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18年9月3日,黄云超教授(云南癌症中心主任,云南省肿瘤医院院长)在这里建立工作站;2018年12月12日,该院举行“国医大师张震工作室成立暨学术继承人拜师仪式”,张震被聘为终身教授;2019年3月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该院举行李文亮基层专家工作站合作共建揭牌仪式;2019年4月27日,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向述天教授在该院建立工作站并举行授牌仪式……
文化为 树立文明新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医院要发展,归根结底要拼文化。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医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手段,通过多项措施齐抓并举,共同推进了文明行为的传播和养成。
  例如,举办“挥天使之翼,展才艺风采”书画展、医护人员摄影展等,一张张文字隽秀、寓意深刻的书法作品,一幅幅精彩纷呈、蕴含温情的摄影作品,一个个色彩艳丽、造型新颖的手工造型,一幅幅栩栩如生、美不胜收的绘画作品,让人们看到了“白衣天使”的的心灵手巧、多才多艺。尤其2018年“5•4”青年节、2019“5•12”国际护士节,不仅有青春韵律舞蹈、中英文诗歌朗诵《再别康桥》、独唱《这是最好的未来》、场下互动知识抢答等,还有院长亲自登台唱院歌,院领导领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在“我们开创新的世界”的引吭高歌中,充分彰显了当代医务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和文明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9月19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的第一部形象片正式面世了。这部《抗癌路上 你我同行》的电视片,不过10余分钟,却用文化的广角,汇聚了一组抗癌英雄的故事,在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中国新增癌症病例世界第一的今天,这部片子,无疑给众多生命注入了一种不屈的力量,唤醒了生命中无限的可能,也让我们懂得了对生命的崇敬与尊重。
 坚定信念 汲取文明精髓
    中华五千年文明,有无穷的养分,浇灌和茁壮了我们坚定的信念。
    例如,2018年8月,举行向抗战老兵致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及革命传统教育,全院团员青年代表一起宣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兴国之魂,以抗战老兵为楷模,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造福人民健康福祉、圆梦健康红河、筑梦健康中国而建功立业!”并为个旧市健在的抗战老兵刘少惠、李树林、侯中杨、缪焜等,配备了医疗专属联络员。
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和迎接建国70周年,2019年5月以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分批开展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系列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参观了蒙自查尼皮中共云南省第一次党代会遗址,瞻仰了蒙自红寨烈士陵园,参观了滇越铁路碧色寨火车站等。除了主题团日活动,医院团委还组织青年党员积极参与到党建带团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系列活动中,赴文山麻栗坡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革命传统教育,“缅怀先烈,肩负使命!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迎接第108个“5•12国际护士节”,2019年5月,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还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快闪,在《我爱您中国》的高亢歌声中拉开序幕,在《明天会更好》的嘹亮歌声中推向高潮。以此激发全体医务工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传承南丁格尔精神,立足岗位,开拓进取,让青春年华在为国为民的奉献中绽放光彩,让“白衣天使”的情怀在新时代的大潮中乘风扬帆,在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的事业中实现梦想。
   为强化理想信念、牢固信仰之基,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坚定信仰、秉持初心为民谋福、固化初心修德作为,2019年7月1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举行建党98周年纪念大会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专题党课,院党委书记、院长杨连升亲自为全院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干部,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保持奋斗者姿态,不断把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的专题党课。同时,特邀长期被应邀到云锡党校、个旧市委党校、云南省委党校、云南省工青妇干校等授课,历任云锡松矿副矿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卡房分矿党委书记,老厂分矿党委书记,云锡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等职务的何跃林同志,讲述了他的父亲从知识青年被“抓壮丁”、当上国军连长、参加卢汉起义、当上解放军排长、云南锡矿山文化教员……历经人生坎坷和命运沉浮,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却义无反顾、痴心不改,在生命弥留之际,终于在病房里举起右手入党宣誓,用毕生的追求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鼓励广大医护人员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医者文明,努力守护百姓生命健康,助推医疗健康事业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志愿服务 引领文明风范
   泰戈尔曾经说过:“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
   为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时代文化,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以团体单位注册加入了个旧市学雷锋团队,并积极参加各项弘扬雷锋精神为民服务大型公益活动,常态化开展志愿者活动、医疗社工活动等,为边疆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例如,2018年10月,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50名志愿者参加第二十届北京希望马拉松(云南行)暨第二届云南希望马拉松义跑。
  2019年3月13日,组织党员、团员和青年志愿者,到个旧市社会福利院开展健康体检和疾病预防筛查,通过“天使传送健康”,为100多名居住在福利院的人员送去了春天的温暖,用行动感召和带动社会各界对福利院的关注和支持。
  志愿者们通过开展门诊志愿服务、下乡扶贫志愿服务、健康宣教志愿服务、健康义诊志愿服务、特色志愿服务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使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近三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医院志愿服务者走乡村,进社区,入学校,走军营,共为15000余名各类人员无偿提供义诊和医疗公益服务。还与个旧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签署了“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开展“牵手行动”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云南红河爱耳公益计划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启动,计划3年筹集善款1000万,为100名符合条件的贫困重度听力障碍患者免费提供人工耳蜗植入及言语康复救助等。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带头捐助200000元,云南医药工投有限公司向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捐款200400元、成都美迪科贸易有限公司捐款20000元、深圳听觉爱心公益捐款40000元。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尤其把把个旧市、红河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医疗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边疆各族人民开启“健康之门”。近年来,组织志愿者专家医疗队,深入个旧扯土白、红河洛恩乡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健康宣教和义诊登记,例如,2019年三八节,为100位城市和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免费开展宫颈癌筛查;2019年6月14日—16日,又志愿承办了红河州2019年第一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急诊急救能力提高班,主动为提高红河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急诊急救能力、保障边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了应有的努力。
   爱满人间,无怨无悔,医院“90后”青年志愿者李飞兰,2016年5月28日第一次跟随其他志愿者到绿春戈奎乡俄普小学参加捐赠活动,从此公益爱心之路一直走到今天。近三年来,她到过绿春、红河、建水、开远、元阳、蒙自、个旧等市县乡的小学、敬老院、福利院等地奉献爱心,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参加公益爱心活动二十多次,也进行了雪中送炭的捐款,为了更好的坚持初心,更专业的做好公益事业,她还成功考取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用行动引领了文明风范。
 激活能量 彰显文明精神
    在文明单位的创建过程中,为了打造“岗位建功”品牌,助推和谐医院建设,医院开展了“我的岗位无差错,我的岗位我负责”演讲比赛、医师手术视频竞赛、护士岗位技能竞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等等,涌现出崔振英、陈妮娜、邓修平、蒋文康、李菲、王定传、谢展、余俊、袁晓露、钟发明、曹娥、陈并勤等一大批“创新创效技术能手”,以及杨思思、黄锦、普莲会、李芳、普彩云、陈梅荣等“护理急救技能操作能手”。
   其中,余俊医生在中越红河心血管论坛基层病例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张雅斌在云南中医学院教师竞技中获二等奖,袁晓露在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三届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李莲芝代表云南省参加第四届中国西部睡眠医学大会多导睡眠技师大赛夺得团体亚军,刘坚代表云南省与西部10个省参加睡眠技师大赛,夺得团体冠军……
   2019年新春前夕,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举办了首届“感动三院”人物和集体评选活动,特邀2015年中国消除贫困奖获得者、曾经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并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昆明好人”等荣誉称号的丁莲,2019年1月22日福布斯中国第5次推出“中国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排名25位的云锡控股公司副董事长、锡业股份总经理杨奕敏,以及三位世界蹼泳冠军——国家蹼泳队22岁的舒程静、26岁的许艺川、24岁的卞文斌,为“感动三院”的医务人员颁奖,以倡导职业文明为核心,以岗位建功为重点,以先进典型为导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品牌,促和谐医院建设,为推动诗意个旧、健康红河、美丽云南、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感动三院”表彰会互联网现场直播,一天点击率就突破6万。
    为了激活正能量,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还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2017年以来,在共产党员网、新华网、光明网、《健康报》、《春城晚报》、《云南医院》、《红河日报》等发稿近260余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更折射出医院的文明风采。例如,《红河州肿瘤医院:一碗粥坚持熬八年》在《健康报》发表后,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反响,该院肿瘤放疗科医护人员不仅为肿瘤患者治病,还坚持义务为患者熬粥送粥,体现了医者不仅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更重要的还要懂得敬佑生命,才有不忍之心、怜悯之心、恻隐之心,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因此得到提升。
 
天使之爱 传播文明薪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白衣天使”将无私的大爱,传播给更多的人,正如薪火传递,照亮文明的天空。
   近三年来,为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保证他们享有基本的教育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基本都医疗保障,保证他们有可靠安全的住房,防止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标,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通过走村进寨,为各族人民提供免费的医疗义诊,并借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契机,广泛宣传红河州委“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和州委“13611”工作思路,大力宣传本地区推进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提升等重点工作发展情况,增强了干部群众建设家乡的信心与魄力,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例如,该院自挂包草果村委会以来,围绕教育,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社会兜底(特困人员)、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累计投入81余万元。让人感动的是,2019年雨季如期而至的时候,红河县洛恩乡草果村委会草果小学的这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彻底告别了风吹雨淋的日子。因为,医院退休党支部、老龄办向全院退休职工发出了募捐倡议,为红河县洛恩乡草果村委会小学建盖一个200平方米的雨棚,让320名孩子以及以后更多的孩子不再被雨淋日晒。倡议发出后,退休党员带头,退休职工积极参与,共有191人捐款19320元,加上医院的支持,为草果小学食堂彩钢瓦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8699.21元。而在该院挂包帮扶户中,无一辍学情况存在。
   此外,医院多次派人深入到屏边县白云乡,向当地卫生院捐建了“民族团结示范基地健康宣教室”,向屏边白云乡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捐赠了一批价值25万元的设备等等,并开展医疗技术帮扶活动,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欢迎和好评。2019年8月,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又为屏边县白云乡底土村委会捐赠办公用品及设备58460元,同时,对白云乡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了现场走访和帮助指导,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切实造福了边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同时,积极进行探索实践,与主流媒体开展合作(“院媒合作”),围绕“公立医疗机构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这一热点问题主动发声,争取和赢得了社会公益力量的热心参与及大力支持,共同救助了红河州一大批贫困患者,例如救助被毒蛇咬伤的保和李姓农民,报道在今日头条发出后,一天点击率就突破200万,一批医疗救助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和积极响应。仅最近三年来,就为个旧市环卫工人王朝平的肾衰儿子、普外科大面积烧伤的贾沙农民李增贵、肿瘤内科宫颈癌患者李清、肿瘤放疗科乳腺癌颅脑转移的患者杨亚秀、中医康复科车祸“植物人”学生薛某等,累计争取医疗救助7万余元。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癌肝转移患者、国家贫困县(屏边)的王国金争取医疗救助8062元;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卡房维西湾贫困孤儿黄家宝争取医疗救助14105元等等,事实上成为解决贫困人群实际就医困难的有益实践,也被受助者和人民群众由衷赞誉为“这是医院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及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癌症中心用创建文明单位的实际行动和成果证明了:一份文明是一滴水,许多文明就是浩瀚的大海;一份文明是一盏灯,许多文明就是热情的太阳;一份文明是一朵云,许多文明就是郎朗的晴空!
 
    通讯员 赵俊峰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