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安全稳固住房是贫困户退出6项考核指标之一,针对危房数量仍然较多,民房建设率比较低的问题,大黑山镇抢抓当前政策措施好、资金保障足等难得机遇,认真实施好农村危房项目,进一步加快危房改造建设。现将绿春县大黑山镇农危房改造主要经验做法、取得的主要成效、经验启示介绍如下:
 
    一、主要经验做法和模式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面压实工作责任。专门成立了大黑山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对工作的业务指导。完善镇、村领导责任制,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农危房改造工作责任制,形成了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落实体系。全面压实各项工作责任,专门建立了网格化具体责任体系,做到村组有人挂、户有人包,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形成合力攻坚的良好工作氛围。镇党政主要领导适时进村入户,实地查看改造情况,统一指挥调度,并专门安排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农危改工作,每周深入一线进行部署,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得以有效落实。
    (二)开展摸底造册,全面摸清危房底数。在第三方鉴定机构开展农危房等级鉴定基础上,我镇严格按照住房安全稳固的标准要求,进行全面排查和核实全镇农危房存量底数。各工作组先后8次对9个村(社)辖区内的危房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核查,逐村逐户查看核实住房情况,将符合改造标准的农村危房户登记造册,优先考虑对居住在CD级危房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低保户”4类重点对象的危房进行分类登记造册。最终锁定全镇危房存量1385户(C级384户、D级919户、无房82户),其中:4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1133户、非4类对象危房存量252户,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对象精准。
    (三)多种方式推进,确保危房存量“清零”。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采取拆除重建与修缮加固并重、适当集中与方便村民生产生活相结合的方式,因户制策,实行干群联建。按照“农民主体、政府推动、多级联动、共同建设”的模式,理清思路、细化方式,全面有序推进,改造一户、销档一户。一是采取易地搬迁方式推进。对能列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危房户,尽量争取列入,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目前,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方式解决了240户住房问题;二是采取加固改造方式推进。主要是采取统规统建的方式进行修缮改造,由政府统一聘请专业建筑施工队进行逐村逐户推进修缮。目前,通过加固改造方式解决了451户(竣工399户)住房问题;三是采取拆除重建方式推进。部分农户民房等级较低,质量特别差,无法实施加固改造,对这类农户采取拆除重建方式推进。目前,通过拆除重建方式解决了415户(竣工122户)住房问题;四是采取兜底建房方式推进。针对村中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建房困难的实际,确实无能力自行进行改造的特困户。下一步,将由政府出资统一进行帮建、援建。
    (四)狠抓工作落实,保证工程有序推进。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计划,加强施工力量组织调度,抢抓黄金施工期,全力以赴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同时,强化措施保障,力促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一是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坚持“保基本”要求和“安全稳固、遮风避雨”基本标准,严格执行“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和非4类对象农村危房改造有关政策规定;二是进村入户做群众工作。加大农危房改造政策宣传力度,镇、村、组三级干部和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深入调查、广泛宣传,将政策宣传到户到人,一户一户盯着做群众工作,说服动员签定危房修缮加固改造协议,用磨破鞋底、说破嘴皮的韧劲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农危房改造中来,形成上下合心、干群合力的良好局面;三是聘请施工队统一实施。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协调了6家有资质的第三方建筑施工队伍,每个村民小组由同一施工队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确保农危改过程好推进、好管理、好整改;四是抢抓施工进度全力推进。抓住施工黄金时节,实行领导干部挂钩包保,派驻工作队(组)进村蹲点,加强指导与督促,加班加点,强势推进工程建设进度,适时召开会议对现阶段的工作进行分析研判;五是落实目标倒逼制度。认真执行目标倒逼制,倒逼工期保证工程质量,在推进工作中采取工期倒逼机制,并由村干部和驻村队员监督质量和进度,狠抓工程进度和质量。
    (五)严格资金监管,确保补助资金安全。及时跟进,落实资金保障,统一农危房改造资金补助标准,4类重点对象拆除重建户均补助2.2万元、加固改造户均补助2万元,非4类对象户均补助1.5万元。为确保危房改造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建立“一户一档”,全面、真实反映危房改造情况,防止弄虚作假;印发宣传手册,广泛普及危房改造资金申请程序、补助标准、资金发放等政策要领,防止政策走样;将危改户及资金额度进行公示公开,做到项目资金使用阳光透明。及时发放建房补助资金,对未列入建房补助政策的农户,应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进一步缓解了建房户的经济负担,全力推动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深入实施。
    (六)强化督导检查,严格规范工作程序。始终把督促检查工作作为防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来抓。一是由镇农危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危房改造进展情况和达标情况进行督查,做到督查到“户”,全面覆盖。每周发布各村危改工作进度,真实、客观反映和通报工程推进情况,对进度靠后的村点名批评提醒,并对存在的困难给予帮助。对工作进展缓慢和不按相关要求改造的单位和个人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确保农危改进度和质量。二是坚持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紧密配合县住建局危房改造技术指导员固定指导全镇农危改工作,镇项目办协助县级下派的指导员定期入户,为公司和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此外,镇项目办发放了《大黑山镇CD级危房改造施工安全责任书》,将质量和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队和工作队。三是注重档案资料收集,各村工作组和施工队共同负责自协议签订到竣工验收期间各环节的资料收集,对每个阶段收集到的资料认真进行审核,齐全完备后逐步归档,确保农危改档案资料齐整、真实、规范,经得起上级考核验收评估。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一是危房数量大幅度减少。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修缮加固改造、拆除重建、兜底建房等方式,大力实施农危房改造,农危房的数量得到逐步减少。截至10月8日,全镇危房存量由开始的1385户(C级384户、D级919户、无房82户)减少至280户(C级57户、D级188户、无房35户),减少率达79.78%,为下一步实现整镇贫困退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农户建房的积极性有所提高。通过反反复复进村入户,深入做群众思想工作,农户的建房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建房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由之前持观望等待态度到“我要建房”,建房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了,建房的积极性发生质的转变;三是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实施拆旧建新,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人居条件旧貌换新颜,基本消除了土基毛棚,美化了村庄环境,村容村貌大变样,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四是促进了农村社会发展。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改善了农村住房条件,农户的生活水平得到新的提高,促进了农村社会发展。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让困难群体笑逐颜开,让他们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实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五是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农危房改造是一项政治工程、民心工程,通过实施农危房改造,一方面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困难群体的住房难题,把老百姓“住有所居”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践行了党的宗旨,另一方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取得的经验启示
    (一)摸清危房存量是实施农危房改造的基础。在前期工作中,由于受农危房鉴定标准不统一、鉴定程序不规范、政策波动大等诸多因素制约,一直无法摸清危房存量,给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阻力。只有准确摸清摸清危房存量底数,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对象精准,才能有效实施。
    (二)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实施农危房改造的根本。实施农危房改造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群众是直接受益者,更是改造的主体。“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满意,是农危房改造工作的根本要求”。再好的政策,都离不开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必须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只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把好事办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危房改造项目顺利实施。
    (三)落实政策资金保障是实施农危房改造的关键。农村危房存量大且面广,涉及农村困难群体多,资金投入是关键。党委政府只有加强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为农户提供一定政策资金支持作保障,切实解决建房资金短缺的问题,才能提高农户实施农危房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讯员    汤文

责任编辑: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