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民权社区李为春老人出生于1952年,今年67岁。早在1997年,李师傅在偶然间,看见个旧湖边有人放风筝,他便对风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当时李师傅逛遍了个旧大大小小的商店,也没有买到一个风筝,细细打听才知道,当时个旧地区就没有几个人会这门手艺。

李为春说:“当时买不到风筝, 当时不仅是风筝要自己做,连线盘都要自己做。风筝线也买不到,我们都是买人家的施工线来使用。”
买不到就只能自己做,李师傅从书店里买来制作风筝的书籍,找齐材料,开始自学做风筝。


李为春说“一开始做风筝难度肯定是有,刚开始做的时候不会飞的也有,就是慢慢的时间一长也就会做了。”
李师傅虽然说的轻描淡写,可是学做风筝的路并不简单,除了看书自学外,李师傅还到处找实物,进行研究学习,经历过了无数次失败,李师傅的风筝越扎越好。制作风筝讲究的“扎、糊、绘、放”四艺精髓,李师傅每一项都十分擅长。
李师傅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每一只风筝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他对做风筝的细节有很高要求。现在在李师傅家里就挂满了自己制作的风筝,有沙燕、寿星、凤凰、老鹰、寿桃,长龙等等各式风筝。

家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风筝,跟传统风筝一比,李为春的风筝就像一部能上天的动画片
墙壁、门上都有李师傅的字画栩栩如生的动物、书法、花草......

从1997年到现在,李师傅制作了上百个风筝,这些年里李师傅还成为了风筝项目的国家三级裁判员,还多次代表我州参加省级运动会,带着自己制作的风筝在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风筝可以说已经是融入到了李师傅的生活中,也让李师傅的老年生活多了很多乐趣。


除了做风筝、放风筝,李师傅还十分爱好养些花花草草。院子里、路边种满了李师傅自己亲手种的各种花草绿意横生,井井有条。坏了的灯罩或者其他的小东小西,他说有的东西扔了怪可惜的,就废物利用,种上花还能美化环境。

社区举办残疾人就业培训,邀请他教大家伙做风筝,他一点点从基础教起。市里的灯展,李师傅做了四盏灯去参展,孩子们看到李师傅家墙壁上的画,有的跑去他家让他教画画。

有人说,艺术传统与岁月时空,是一种逻辑对应和情缘相约,是可遇不可求的心有灵犀与抉择守望。说到与风筝的故事,李师傅笑得像个孩子。他说,这种乐趣,只有自己亲手制作才能体会。

现在网络发达,很多年轻人放风筝都是买现成的,已经没有人再来学习做传统风筝了。可风筝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师傅愿意免费教学做风筝,希望能把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