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再续“建烟”之美——聚焦红河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系列报道之建水篇 

    素有“文献名邦”美誉的建水县,种植烟叶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万历末年,就有当地人开始种植晒烟(俗称土烟)。新中国成立以来,建水当地盛产的烤烟被誉为云南“清甜香”型烤烟中的典范、最有影响力的代表。去年,该县4100多公顷烤烟,生产烟叶16.7万担,上等烟叶比例位居全州第一。稳定并逐步提升的烤烟经济,为该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建水县坚定不移开展烟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主动融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促农增收大局,依托标准化生产工艺、独具特色的成熟度养留环节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促进烟叶提质增效,再续“建烟”之美。

    深耕细作 成果丰硕

    品牌之基,质量为本。种植烤烟以来,建水县历届党委、政府及烟草分公司始终把提升烤烟品质放在首位。为提升烤烟质量,建水县烟草分公司紧紧围绕省、州烟草工作“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主线,以及“最优的生态、最强的管理、最佳的技术、最高的质量”要求,把烤烟“成熟度优异、化学成分协调、评吸质量高、可用性强”作为研究课题。县烟草分公司烤烟生产技术室主任陈作涛介绍,2004年,在中国烟叶公司对全国14个烤烟主产区烟叶进行全面质量鉴定时,对该县烤烟“以成熟度为中心配套生产技术”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被推介为全国试验示范性代表。

    匠心为根,创新为魂。建水县烟草分公司积累了科技创新、技术改进方面经验之后,多次承担国家烟叶成熟度课题研究。2010年,公司在参与研究的“红花大金元不同砧木嫁接效应比较”课题中,取得了不同环境下施用氮肥4种嫁接苗和红大自根苗性质的研究成果,解决了红花大金元种植技术与预防根结线虫病等难题。在陈作涛的记忆中,为提升烤烟种植技术与烤烟质量,公司秉承千年紫陶匠心,组织科研团队成功研究出“一种山沙型烟草蔬菜漂浮育苗组合基质”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公司研发的“一种用于保持烤房辅助排湿窗开合位置的装置”“一种田间散放僵蚜苗防治烟草上蚜虫的装置”“一种带压盘的气压吸附式烟草播种机”等8个科研项目分获全国实用新型专利。

    在创新烤烟种植技术、走科技智造之路的进程中,建水县烟草分公司还获得8项省、州QC成果,在品牌烤烟“红花大金元”嫁接、烟株打顶、生物质燃烧机回火装置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研究进展,极大地提升了“建烟”品牌竞争力,先后被评为 “全国烟叶生产收购工作先进单位”,省烟草公司年度烤烟生产、收购先进县,实现了“争当全省烟草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

    创新发展 烟农富裕

    “烟叶成熟度优异、化学成分协调、评吸质量高”是国内烟草行业专家对“建烟”的评价。而对于职业烟农来说,好烟叶就成了发家致富的重要抓手。

    建水县利民乡利民村委会蚂蚁老寨村职业烟农罗金发是当地有名的烤烟种植大户,自1998年开始大面积种植烤烟至今已有21个年头。去年,他家种植烤烟2.7公顷,收入达18万余元。他认为,通过参加该县第一批职业烟农培训,让他明白了开展规模化烟叶种植的好处,在乡政府和烟站的指导下,及时调整方向、努力提高技术、扩大种植规模,烤烟越种越好,种烟收入逐年提高,日子越过越幸福。

    当前,烤烟已进入采烤季节,春播夏种的辛劳即将变成丰收的喜悦。“我种了0.53公顷烤烟,按照去年烟叶收购价,每0.067公顷可收入4000多元。”在青龙镇业租村委会石头寨村的白为东看来,逐年提升的烤烟质量是他家稳收创富奔小康的重要基础。

    去年,建水县种植烤烟4250多公顷,收购烟叶16.7万担,上等烟比例达76%以上,比上年增加8.99%,上等烟比例位居全州第一,收购均价位居全州第三。今年,该县烤烟种植区涉及14个乡(镇)68个村委会242个村民小组,按照去年的收购价,6600多户职业烟农直接经济收入将达2.5亿多元,烟农户均收入达38449元。

    精益求精的烤烟种植技术、稳中有升的烟叶品质,受到了红云红河集团、浙江中烟、省烟叶公司等省内外多家烟草企业的高度认可,“订单烟草”成为建水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今年以来,建水县党委、政府及烟草部门突出“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主线,紧扣“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主题、“1337”的工作思路,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以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越来越好的烤烟品质和“烤烟+”的种植模式走好建水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助推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烟农致富。

(罗宏伟 邓楚瑜 江智鹏 )

责任编辑:肖艺